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体

书缘与人缘

作者 : 唐德刚

胡适时代,卷土重来;张学良将军,动机纯正,心际光明,敢作敢为,拿得起放得下而永不失其赤子之心;顾维钧,世界上的第一流外交干才、举世闻名的国际政治家,搞的却是个弱国外交;《传记文学》的责任,最大的阿Q,最凶的阎王,“以一人而敌一国”!本书以“书缘与人缘”为名,是史家唐德刚(“我的朋友唐德刚”,胡老师胡适的收山小门生)多年读书与日常见闻文章的集合,共三十二篇,其中谈到了胡适、顾维钧、张学良、刘廷芳、吴开先、刘绍堂、杨振宁等人,又论及《传记文学》、《鲁拜集》、《唐诗浅探》等书,于普通的细节中展现出历史的风貌。作者写人、评书,都把自己放在其中,穿插不少逸闻趣事,信笔所至,洒脱不羁,其中可见50年代到80年代美国华人学者生活的艰辛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深沉的热爱和极佳的人文素养。它们都是笔者平时意到笔随的札记性的零星作品之汇积,没有显明的系统,也谈不到深度。不过笔者渐入老境之时,数十年国仇家难的煎熬和千百卷中西典籍的浸润,以及半辈子教读异邦、心怀故国的感慨,发而为文,也不能说没有发愤之作。只是我祖国文明深厚,当前世界学问无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终日恓恓惶惶,追随群贤,日夜进修之不暇,何敢以愚者点滴之得,故步自封?

最近更新 2020-08-03

五十年代的尘埃

作者 : 唐德刚

《五十年代的尘埃》,五十年代唐德刚在纽约发表的作品之精选,多为遗忘多年后重新整理发现的作品,故而称之。其中《梅兰芳传稿》既是唐德刚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之一,几十年来在海外反复刊载,被评家认为是所有写梅兰芳的传记、文章中最出色的。文章如名剧,屡屡上演,屡屡为人喝彩,当真像梅兰芳演《贵妃醉酒》一样了。《我的女上司》等几篇小说的有趣,除了能让我们一窥五十年代留美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更可以令读者领略一位优秀史学家的人生洞见和生命态度。《俄国的苍蝇和皮匠》由唐德刚根据老友何炳棣的一次旅行而记,文字亦十分有趣。现在回头来看,《海外论坛》除了为五十年代的留学生留下声音之外,还不能否认,它是至今为止留学欧美中国知识分子所办的水准最高、文字最好的杂志之一。也因为办了这个杂志,才逼得唐德刚写了好些上乘文章。他说这些都是五十年代“尘埃”下的“流沙坠简”,我们却毋宁视为那是尘埃中不褪色的珠玉。

最近更新 2020-08-04

死在这里也不错

作者 : 马家辉

十年典藏增订版。人生就是要放肆!惧飞,有“恐人症”,怕黑怕鬼,在路途中容易感冒,偶尔拉肚子,容易迷路。马家辉的旅行似乎往往带着一点不情愿,所以他总是反复无常,出入之间总是犹豫,总是敏感。但为了他的女孩儿们,他终于没有戒掉“旅行”这个瘾。《死在这里也不错》,一段肆意、坦诚又忠于自我的 旅程,也是马家辉自己最为钟爱的一场异域时光。

最近更新 2022-02-05

传统下的独白

作者 : 李敖

爱情的刽子手 他有点像徐志摩:他潇洒,他有才华,他风度翩翩,他短命。 三年以前,在台大新铺的草坪上,我看到了他,他侧卧在那里,用肘支着上半身,懒洋洋地在看一本书。不,不是看书,是书在看他,风把书一页页的吹过,他却不用手去按住,这能 算是看书么?我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来,我不觉得冒昧,他也不感到唐突,他安静地望着我,似曾相识地点了点头。 先开口的是我,我一开口就是疑问: 看什么书? 《扎拉图士特拉如是说》。 因为这本书我也正在读,我便问他看到哪一页了,可是他的答复却大出我意外: 风吹哪一页看哪页! 我忍不住喜欢他了!他真洒脱!我问他对这本书的意见,他笑了,他说: 尼采教我们跟女人在一起不要忘记带鞭子,其实这种超人是可笑的,至少我不必担心忘记带鞭子,因为我根本就不跟女人在一起! 我打趣说: 海明威写‘没有女人的男人’,他太消极了;你该写‘不要女人的男人’,你是积极的! 不,我不要写,写是没有用的,叔本华就写过了,他白天写文章否定女人,晚上却偷偷跑到绿灯户睡觉,写文章载道的人很少不是伪善的,‘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我还是少发高论吧!我只知道我们不再需要‘述而不作’的圣人,我们应该学学那些‘做而不述’的实行者。 他言语之间,充满了一种诚意的沉痛,可是我仍旧半开玩笑地说: 何必学别人呢?听说你就是实行者。女孩子欣赏你,你却骂她们;别的男人没有女人,你却不要女人,但我知道你不是性变态,你没有‘女人恐惧症’,你不像三国时代的焦先那样,见了女人就害怕得躲起来,你傲慢地走进女人堆里去,又傲慢地走出来,只欠她们向你吹口哨! 听了我恭维他,他大笑,他说不需要女人向他吹口哨,他也反对男人向女人吹口哨,他认为表示爱情应该多用眼睛,少用嘴唇,并且,他说:现在我们中国的女孩子根本不会向男孩子吹口哨,时代不同了,我们中国的女孩子身价高了,她们都骄傲起来,即使是潘安再世、王蒙复生,也没有女人再向他们丢水果送帽子了! 为什么你口口声声老是提中国女孩子?难道美国的女孩子不这样吗? 也许我可以武断地说,美国女孩子不这样。因为美国女孩子会流露她们真正的感情,而我们中国的女孩子就难以真情流露,她们流露的,至多是她妈妈的感情! 这话怎么说呢?我迷糊了。 这话说来话长。我们从老祖宗时代 ……

最近更新 2023-12-12

我不是教你诈

作者 : 刘墉

一本有趣的书。定位在针对社会现象所写的实用主义,通过世间百相的揭示,告诉你不吃亏的学问。如同一盘文化快餐,且不论营养价值多高,品后但觉爽心可口。不会绞尽脑汁,亦不会闹消化不良。会心处一笑,即可。我不是教你诈,是让你认清这个世界!刘墉笔下充斥了这一类哲理短句。

最近更新 2023-12-12

扬·安德烈亚·斯泰奈

作者 : 玛格丽特·杜拉斯

晚年的玛格丽特·杜拉斯生活在疾病的困扰之中,写作、孤独几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扬·安德里亚·斯泰纳的到来为她打开了一扇窗,去呼吸,去回忆。去挥洒最后的激情。痛苦的力量仍在,但已转向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以情人的名字为题,这本《扬·安德烈亚·斯泰奈》亦如对情人的喃喃私语,八〇年的夏天,也因此充盈起来。

最近更新 2019-11-21

痛苦

作者 : 玛格丽特·杜拉斯

《痛苦》记述作者玛格丽特·杜拉斯在二战期间的个人经历以及对战争问题的思考,也记录了她如何等待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丈夫的归来。《痛苦》背景是战争,是战争中人的群像,个人所受到的忽视、在庞然大物面前显出的脆弱无助,成为对社会权威的批判。叙述无所不在的欲望、不置可否的爱情成为人在社会的不公正对待面前一种内在的反抗。

最近更新 2019-11-21

我不是来演讲的

作者 : 加西亚·马尔克斯

《我不是来演讲的》讲述了:“我不是来演讲的。”首次登台演讲,17岁的马尔克斯如是说。1970年《百年孤独》已大获成功,他演讲时又说:“对我而言,文学创作和登台演讲一样,都是被逼的。”198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演讲却成为他作家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不是来演讲的》收录了加西亚·马尔克斯1944到2007年间公开演讲的名篇,时间跨度涵盖他的文学生涯。除了对文学的眷恋与痴迷,讲稿中还充分体现出他对社会弊端、文化发展、核危机等问题的关注,以及与科塔萨尔、穆蒂斯等人的动人友情。让我们第一次倾听马尔克斯的心声,听他谈自己、谈《百年孤独》、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最近更新 2019-11-21

番石榴飘香

作者 : 加西亚·马尔克斯 P·A·门多萨

马尔克斯同另一个哥伦比亚作家、新闻记者P·A·门多萨的谈话录。书中详尽叙述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生平、创作实践及社会活动,他最初的文学训练,所受的文学影响,对自己作品的剖析,以及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解释。书中穿插着门多萨介绍谈话背景的优美散文,被读者誉为“打开马尔克斯世界的钥匙”。《番石榴飘香》可说是最有名、流传最广的马尔克斯访谈录,书中的许多句子后来都成了读者心目中马尔克斯的标志性言论。作家将书名命为《番石榴飘香》,亦颇具匠心。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谈话录中说,精选素材有可能提炼出番石榴的香味。这是一个极富拉丁美洲特殊的比喻:番石榴是拉丁美洲一常绿灌木,其果实程球形或卵形,香味浓郁,可供鲜实或制果汁、果冻、果酱。文学作品亦然,只有经过加工,文学素材才能成为艺术品。《番石榴飘香》可说是最有名、流传最广的马尔克斯访谈录,书中的许多句子后来都成了读者心目中马尔克斯的标志性言论。莫言、余华等几乎所有一线作家,在谈到自己的文学创作历程时,都会提到这本书。强调一下,《番石榴飘香》并不是一本端庄范的书,正如亲爱的老马并不是一个端庄范的作家,本书的有些篇章,老马的自我爆料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最近更新 2019-11-21

奥巴马:光荣与梦想

作者 : 巴拉克·奥巴马

《奥巴马:光荣与梦想》一书共全面收集了三十篇巴拉克奥巴马的主要演讲,都十分具有代表性。经奥巴马总统授权我们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编辑整理,以便更能彰显出其形象生动的特征,展现出奥巴马总统雄辩的口才。

最近更新 2019-11-21

爱是一种好得不得了的“病毒”

作者 : 蔡澜

本书是蔡澜写给年轻的人的书信,在他笔下,懵懂的青春、青涩的初恋、甜蜜而复杂的爱情,有情有调,千姿百态。品读其文,亦在品读一种别样人生,从中读懂一个潇洒、从容、率真、风趣、豁达的蔡澜。在公交车上见到不敢开口表白的情人,这种感觉多么珍贵!初恋分手后大哭一场,是一种享受……每一个画面,都能轻易触碰你心中柔软的心弦。

最近更新 2019-11-21

加缪论戏剧

作者 : 阿尔贝·加缪

本书收录了《科波,惟一之师》、《雅典讲座:关于悲剧的未来》、《答记者问》、《我为什么搞戏剧?》、《〈戏剧集〉(美国版)序言》五篇有关于阿尔贝·加缪对戏剧看法和观点的文章。

最近更新 2019-11-21

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

作者 : 阿尔贝·加缪

《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主要收录了加缪的散文作品及评论文章,包括《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Lettres à un ami allemand,1948)《时政评论一集》(Chroniques,1944-1948,1950年出版)《时政评论二集》(Chroniques,1948 - 1953)《夏》(L'Été,1954)《时政评论三集》(Chroniques algériennes,1939 - 1958,1958年出版)《关于断头台的思考》(Reflections on the Guillotine, 1957)《在瑞典的演讲》等。在文章中,加缪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

最近更新 2019-11-21

反与正

作者 : 阿尔贝·加缪

《反与正》(L'envers et l'endroit),是法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尔贝·加缪一部叙述童年生活的散文集,于1937年出版。

最近更新 2019-11-21

哲学的慰藉

作者 : 阿兰·德波顿

不受欢迎、缺钱、遭遇挫折、被瞧不起、心碎、困顿的哲学心灵良方,六个哲学家的智能解决六种人生问题!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了解现实人生的苦难,深深体会到这些苦难引起的伤痛;他认为哲学不应只是躲在象牙塔中的文字游戏,而是帮助人们解决心灵伤痛的良方。因此,他回到伟大哲学家身上,探索这些哲学家的智能,为我们提供舒缓现实生活郁闷的慰藉。针对六个不同的人生问题——不受欢迎、缺钱、遭遇挫折、被认为有缺陷、心碎、困顿——德波顿分别向苏格拉底、伊比鸠鲁、塞内卡、蒙田、叔本华、尼采这六位哲学家取经,希望这些哲学家的个人体验与思想学说能够在我们饱受痛苦时,舒缓我们的症状,甚至根治我们的问题。

最近更新 2019-11-21

拥抱逝水年华

作者 : 阿兰·德波顿

本书是“德波顿作品系列”之一。普鲁斯特的煌煌巨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那种谁都觉得自己应该去读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又确属望而生畏的书。但在德波顿的这本结合了文学传记和实用、励志手册的书里,作者以他严正详实的专业学识为根基,用他的生花妙笔向我们娓娓道出《追忆》的真正妙处,描绘出普鲁斯特真实而又生动的精神肖像;同时他又把圣典拉到人间,从巨著和大师身上寻觅到改变我们每个普通人谷世人生的妙招法门,指点我们如何珍惜时光、体验人生的真谛、学会调整人生的轻生缓急。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24/44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