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體

《台湾通史》下册

作者 : 连横

《台湾通史》一书始终为海内外中华儿女所熟习,益信名山之业可以不朽,乃远过于任何政权结构。有关《通史》一书之才、学、笔、识及其精神、旨意,卷首先贤辈诸序已详言之,此处不拟再赘。这本充满民族意识的史书,在被殖民的土地上初版,在脱离殖民的战后再版,在国府迁台的五十年间不断重印,而今又在两岸走向交流和解、共存共荣的转捩点上于中国大陆出版发行。如果说,史书是一面镜子,那么这一部历史著作,曾经明澈地照鉴民族屈辱历史的结束,也照鉴国土分裂的事实。但愿今后当两岸的中国人都在共同阅读《台湾通史》的时候,它能深刻启发两岸的中国人丰富其情怀、发挥其智慧,为中华民族找到一条更永续发展、幸福美好的道路。

最近更新 2019-11-21

陇东老区红军史

作者 : 曲涛 李仲立

《陇东老区红军史》是一部记述陇东老区红军创立、发展和壮大历程的学术性著作。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环境中,以刘志丹、谢子长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挽救革命,先后来到了陇东地区,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终于创建了南梁游击队,揭开了西北地区“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此后南梁游击队与陕北游击支队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不久又相继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和红军第二十六军,从此,红色的铁流冲击着国民党反动派在西北的根基。中央红军和南方各苏区的红军长征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后,陇东老区的红军主力部队、地方部队、赤卫军在中央军委的统一指挥下,南征北伐,东征西讨,为陕甘宁苏区的扩大作出了新的贡献。作者简介:曲涛(1960.6—),男,山西省运城市人,1976年1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82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大政治系,获学士学位,曾任陇东学院政法经管系主任、教授、陇东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任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有关陇东老区问题的研究工作。撰写出版《陇东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走出困境:陇东老区现代农村经济研究》、《陇东老区政权史》、《陇东老区红军史》、《红色足迹:陇东老区重大事件述评》等学术著作,并在国家和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部分学术成果荣获1995年甘肃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98年甘肃省高校社科三等奖,2002年甘肃省第八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李仲立,甘肃省庆阳师专(现为陇东学院)历史系的筹建负责人之一。先后担任历史系主任、教务处长、副校长等职,兼任西北大学硕士生导师和甘肃省史学会副会长等职务。他从教40余年在史学研究和高校管理研究上颇有建树,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陇东老区教育史》、《陇东老区政权史》填补了甘肃史研究的空白,均获省教委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三国十八扯

作者 : 老谭

同其他所有纪传体的正史一样,《三国志》以人系事,分别立传。同一事分别见于不同人的传文当中,详略深浅随分而安,常需要交相参阅,抽丝理绪,才能观揽本末原委。陈寿由蜀入魏,写“志”时身为晋臣,述三国史以魏为正统,而又对蜀心有所念,取舍扬抑之间难免时有曲笔。个人经见受到限制,遗漏或偏颇,亦在所不免。裴松之后来超脱,博采群书,于补阙判疑之外还有惩妄论辩,对传存三国史事的确是非同寻常。但其间率略、繁芜之处不少,后人据以读史,也需要小心识别。加上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文艺作品的影响,自古及今,史学与文学相混,真像与偶像并存,解读三国历史,更须循史求真。这就要求重新审视的时候,要从“陈志裴注”以及相关史籍中,有字处读出无,无字处读出有,有无相生问读出历史奥秘来。而重新评说的关节所在,主要在于正本清源,洗却曹操脸上的白粉,摘掉刘备头顶的光环,替诸葛亮祛除墨泼的妖气,将关云长请下人为的圣坛,让东吴英杰重现雄姿英发,许司马父子共与光影流连。从有字处读出无,从无字处读出有,从有无相生间读出历史奥秘来。洗却曹操脸上的白粉,摘掉刘备头顶的光环,替诸葛亮祛除墨泼的妖气,将关云长请下人为的圣坛,让东吴英杰重现雄姿英发,与司马父子共与光影流连。 本书是关于《三国演义》的新说!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不容青史尽成灰·隋唐宋元卷

作者 : 张嵚

平常我们所看的历史总是我们熟悉,或者距离我们十分接近的年代,每当我们走进书店看书的时候,我们总发现重复的历史,一遍又一遍。面对如此,我们十分期待新的感觉,本套丛书将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感觉,在这里,我们会发现那些曾经以往遥远的人与事,其实与我们如此接近。当历史揭开神秘,当古人拂去尘烟,剩下的就是血肉与亲切。《不容青史尽成灰》系列图书将目光对准那些被常规历史图书所遗忘的,不为人知的,但又确实在历史进程中起到过关键作用的人和事。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现场,亲近历史人物,寻找那些不为人知的人与事。《隋唐宋元卷》带我们走进中国历史上最密集的王朝更替,短命的隋朝为何说它那么牛,而逼迫盛唐的突厥是怎么回事,唐王朝建立精神导师隐匿在哪里,而玄武门之变的罪臣们如何渡过他们的别样人生?大唐王朝如何打出自己的威风,而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如何新鲜出笼的,开元盛世的功劳应该归谁,安史之乱为何说可以避免,一个道士是如何再造了唐朝,而谁又最终毁灭了天可汗的王朝,宋朝是怎么建立的,为何宋军冲不过幽州,王安石的变法失败究竟在哪,而岳飞是怎么铸成的,强大的元朝如何打下了大大的疆土,而强大的元朝究竟如何灭亡,这一切,都等待你的发掘。

最近更新 2019-11-21

帝国崛起·王道、霸道与强道的取舍

作者 : 吕世浩

要想深入地了解秦始皇,光是了解他本人还不够,还必一步了解他的祖先,本书将历史镜头前千年,呈现秦代祖先长约千年的奋斗历程。秦人发源于之苗裔,在商代的时候靠着不断的努力,终于成为了一方诸侯。可是因为一次赌错边,整个氏族从诸侯沦为了炮灰。在那样的绝境之中,秦人始终没有放弃希望,还激发出强的血性。等西周到东周天翻地覆的那一刻,秦人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良机,拥有了自己的国家。历经几代血战,秦穆公成为西方的霸主。到了秦孝公时期,依靠商鞅厉行变成为天下强的国家。面对无数的坎坷和起伏,秦人历经了长约千年的奋斗,从被成炮灰开始,一路苦斗奋战,后终于成为了天下的主宰,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振奋的故事。然后就在他们辉煌的那一刻,这个强大无比的帝国竟然在短短的十四年内就灰飞烟灭,这又是一个多么令人悲哀的故事。

最近更新 2022-07-17

交流与交通

作者 : 傅林祥

交通的发展,为国家内部各个区域间、各个民族间的物质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也为各个国家与地区间的交流提供了基础。比如,战国时期士的游说之风兴盛,《庄子•胠箧》形容为:“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明朝水陆交通繁荣,商人经商、仕宦旅游之风兴盛。同样,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受当时交通条件的制约。如丝绸之路的开通,为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创造了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使得火铳、传教士、西学在明末进入中国。

最近更新 2021-03-23

易中天中华史·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作者 : 易中天

本书为《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的总序。是什么在引导着我们的步伐,又是什么在顽强地支持和维系着中华这古老的文明?文明有意志,决定了未来全球的天下大势与何去何从,以及谁将是“带头大哥”。中国人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看清世界格局,找到中华的位置。《易中天中华史·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易中天最具影响力和价值的作品,让你更透彻理解《易中天中华史》,是打开我们的命运和选择之门最好的钥匙。

最近更新 2019-11-21

古都与城市

作者 : 张晓虹

传说,神农曾有“十城十仞,汤池百步”;另一位传说中的人物黄帝,也曾“为五楼十二楼”;大禹的父亲鲧则有“做城郭”的故事流传。这些记载或传说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在中华共同体形成初期,城就相伴而生了。中国的城市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城市与人们的生活互相辉映,编织出灿烂的、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

最近更新 2021-03-22

尾页

输入页数

(第16/16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