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挽孙中山诸联中,有一副是兼有“才子”和“皇子”身分的袁寒云(袁世凯第二子,原名克文)写的。袁世凯背叛民国,孙中山曾领导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已见上述。袁寒云虽不赞同父亲称帝,但为人子者总不能直斥其父之非,这副挽联如何下笔呢?袁寒云不愧有才子之称,写得倒是颇为得体。联云:
埏遂近明帝故陵,自有江南供俎豆;
史迁作霸王本纪,不教成败论英雄。
这副挽联是在国民党政府为孙中山先生举行“奉安大典”时写的。“埏遂”是墓道,此处指中山陵;“俎豆”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引申为崇奉之意。“明帝故陵”即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中山陵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钟山)中部第二峰茅山南麓,明孝陵在钟山南麓玩珠峰,二陵相去甚近。这是上联“本事”。项羽不是“正统”的皇帝,但司马迁的《史记》却将项羽传列入“本纪”,因而下联据此得出“不教成败论英雄”的结论。袁世凯称帝失败,孙中山也是未得及身而见革命成功的。下联说的那个“英雄”,可以解作袁世凯,也可以解作孙中山。袁寒云故意作为“泛论”的笔法出之,这也是他作为才子的聪明之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