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6-15 08:41:43
杨运开好热闹,跑过去一看,那国友手持一根牛鞭,扬在国才眼前。牛鞭是用来赶牛的,杨运开用得极熟。牛鞭是麻绳编的,细不过一公分,抽起牛来,若用了力,牛皮也有好深一条痕。
“三个。”国才是被吊在屋梁上的,回答得没有力,也许中午没有喝得一碗胡萝卜汤的。
“叫你偷!叫你偷!叫你偷!”国友的每一个叫你偷都伴着一根鞭子。
杨运开愤怒起来,“住手!”
他从电影上看到过有人这么说过。而且国才的红薯,他也曾吃得一个的。
国友愣了一下,才放下鞭子。当他开始惊异于这个其貌不扬的小男孩竟叫他住手,他便下意识想起电影上那一画面。这当儿他手上的牛鞭子已到了杨运开的手上。他人长树大,当然不在乎眼前这个小赤膊龆头。但他却不能不忌惮他的叔祖公。住在别人家不说,单那身手国友自认不是对手。
杨运开便扔了鞭子,又拿条板凳攀上去,解开系在中柱上的绳子。只听得咚地一声,国才掉到地上,重重地摔着。杨运开未能拉得住那绳子,也是国才身体太重。在国才落地时,杨运开倒被往上提起,他于慌忙中一松手,自个也摔在地上了。
国友笑了,忙把这小家伙扶起来,不想还被杨运开甩了一手,只打在膀子。
从此国才给杨运开的红薯更多一些了。
大坟咀的红薯,外表是黄的,不像当地的,外表是红的。外表黄的心也黄的,粉粉的,好吃。本地红薯红皮心是白的,生的好吃,煮熟了就稀软不好吃。据说是新品种。整天喝胡萝卜汤的杨运开爱上了黄红薯,就开始贼惦记了,开始是夜里偷,后来只要饿了,白天也偷。一次,偷了没几个红薯,就有人赶过来。不过不是国友。那人追过来,人们都跑,杨运开背时,村道上的土疙瘩,踢去了杨运开的左脚的大姆指甲,杨运开英勇顽强毫不畏惧地奔跑,跑到自家后面粪窖边,那里有大片的洋姜林,他就躲在洋姜林里,胸前还抱着几个红薯。直到没有人的声音了他才出来,指甲不见了。这片指甲后来用了半年时间才重见天日。
日期:2015-06-16 11:31:02
还有一次,他与伍某棠等偷了红薯,跑了后,只见国友抓了一个老的女人。他就跑去看,国友把那女人的竹篮子夺过来,倒了红薯,篮子用脚踩了,红薯给了杨运开,连姚某喜都没要到一个,就给了杨运开。这时来了一个叫富堂的人,徐马湾的,说了情,但国友没听,还是踢了那女人一脚,叫了“滚开”。那女人哭着走了。杨运开也抱上红薯回了家。不过他永远地记着了国友。
那年间,杨运开和姐姐早早就业,而且有了个好职业,这给国家降低失业率未知有几个百分点。他和姐姐就与《流浪者》中那个拉兹一样的职业,专偷公社的红薯、胡萝卜,偷了一次偷二次,偷了三次偷四次,说不明有多少次。
他不会忘了给一些祖父母。
“婆婆,晚上你到洋姜林子里等我。”
“你得小心点,别叫人捉住了。”
“不怕。他们都识得我了。”
他把偷回的红薯倒出一多半给祖母。
“怎么这么少?”母亲问。
“赶了好几回。有回刚一到地里,就赶来了。”
母亲无话可说。
那年间,杨运开和姐姐的职业养了一家的人。多了母亲就拿来卖。杨运开就见过严家咀的严某德就来家里,好几回都是晚上来的。上面不让做这些买卖的,母亲就偷着做。
“15元。”
“少些吧?我钱不多。”
“一分不少。这年月,什么不贵?”
那人只好不说什么了。娃儿们都饿得睡不着,钱算什么呢?
红著15元一斤,胡萝卜12元,大萝卜10元。还不是很好买的。
母亲卖得了钱,有些高兴,就多给一块红薯到杨运开,就有好几天不说“参死江”的了。
哥哥要钱多,吃饭啦、买书啦、买衣服啦。哥哥还喜欢买木梳和镜子。哥哥只要有一点点工夫,如在下课的时候,他就拿出小梳子和小镜子,把他的头发弄得顺顺的。
几年后,杨运开也上得黄潭中学,一年秋天去马家子河给别人摘棉花。一天中午,在主人家吃饭,一位美丽的姐姐问杨运开:“同学,你叫什么?”
“杨运开。”
“哦!你哪村的?”
“严伍台。”
“哦,巧了!那你识得一个叫杨某高的人么?”
“是我哥哥。”
“我说呢,还真有点同像。你哥哥,盒包里老装个梳子镜子的。怎不见你的梳子镜子?”
杨运开不说话。自己一点也不像哥哥那么英俊,那么聪明,要那些没用。
那姐姐说:“我叫马某芳,你哥哥的中学同学,代问你哥好。”
“他当兵去了。”
那姐姐还给杨运开盛了饭,夹了好几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