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7-02 15:17:12
白龙沟也有鱼的。鲤鱼是红尾巴的,鲫鱼是白肚皮黑尾巴,记花鱼身上是黄的,但有多的黑斑点,只有刁子鱼全身白,赶槽子也是全身白,还有种千年秧子也是全身白。千年秧子不能吃,太小了,长才2厘米,宽约2毫米,手都不好抓的。它长上一千年也只是那么大,是个鱼精。
白鸟嘴也是白龙沟的一个有趣的种。嘴似鸟而非鸟,浑身雪白。跑起来比美国的小鹰号快多了。它专吃鱼,且不吃死鱼,肉爽爽滑滑,吃了不肯忘的。这东西一般在一斤多点,不好捉,用罾搬,你只要起罾稍慢八分之一拍,它就溜了或跳出去了。用罩也不行,它不趴水底,你落罩时,它就突围了。杨运开自童年与少年都在与它奋斗,只是捉住过一回。相比白鸟嘴,土黑巴就好捉多了。这种鱼长不大,长到半斤就不再长,它从不浮上水面,只是趴在泥面,不动,看到小鱼小虾,它就一窜而起,鳄鱼一样的。长得也有点像鳄鱼,大嘴巴,不过尾巴不长。这种鱼,不浮水面,你用罾搬不到它,少游动,用罩也难罩到它。杨运开的办法是,用手摸。手摸就是两手并在一起,十指张开一点,张得不能太开,太开了,鱼就会指缝中溜走。摸时站在沟的中间,向岸边的草丛里摸过去,你只要摸着了它,它也任你捉,不逃的,像个傻巴。杨运开捉得最多的是土黑巴,吃得最多的也是土黑巴。大人们不捉它,它不太好吃,皮糙糙的,鳞也不好剥。鲶鱼白龙沟也有,不多。黑鱼不喜流水,而白龙沟的水总流个不停。
青山大湖里的鱼比白龙沟多多了。这里的人们常说,宁可靠大湖,不可靠大户。任某青的妈妈把她嫁到徐家大湾的徐某青,这是一大原因。青鱼草鱼是青山大湖最多的鱼类,十之有八九怕就是它们。其实,青鱼草鱼看似无多大区别,至少杨运开是分辨不出的。青鱼草鱼都有吃草,所以青山大湖里的草总长不起来,不像青山小湖,那漂草,也叫蓑衣草,长起来一人多高,每当暑假到了,哥哥就带上杨运开,有时也带上姐姐一起去湖滩上割漂草,一割就是一个茈。茈是严伍台人们的叫法,实际上就是一个草堆。青鱼草鱼不是那么好吃,吃草的鱼都没有吃鱼的鱼好吃。但有鱼吃就好。所以青鱼草鱼也有人捉的。鲤鱼吃草也吃小鱼和虾,还吃蚯蚓和螺蛳。鲤鱼和鲫鱼有点相像,脊都是黑的,肚皮就像天刚亮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的那种色调。不过鲤鱼的尾巴是红的,而鲫鱼是青的。鲤鱼长到10斤20斤是不成问题的。鲫鱼最多长到1斤半,刚好一碗。
半夜鲤鱼来上滩。这诗写得有点屁。鲤鱼并不见得只是半夜才上滩的。只要一下暴雨,平日躲在草丛里的小鱼小虾们急得四处逃窜。有了好吃的,鲤鱼便来了精神,冲上滩来抢吃的。平时它们在深水里,不轻易来到草丛中,怕有渔钩、渔网、罩、还有搬罾张大嘴巴等它,故尔不轻易上滩。可在深水里,鱼儿个个大,很难你吃我,我吃你。个个饿得肠肚瘪,一下暴雨,它们就迫不及待地冲。这时候,是人们罩鲤鱼的好时光。杨运开曾在有一天夜里与村里人去罩过,滩上水有点深,杨运开个子有点小,人家罩了多条,他是一个没罩到,陪太子读了一会书。
不过有时杨运开也会来运气。他这人总体来说,运气还不错。
日期:2015-07-04 08:25:33
斋公坡下面有一个土坑,不大,半亩地的样子,半人深,平时水不多,到小腿的,也没有鱼的。但有一条沟连着青山大湖,只要下瀑雨,就有鱼顺沟溜上来。杨运开常在湖边转悠,知道这个秘密,带罩去过几回,每次都有收获。有天中午,风雨大作,雨过后,天并未晴,杨运开带罩来到土坑,哇,他乐坏了,土坑里满是鲤鱼,水花一朵朵的。杨运开一罩下去,就捉了两条。他罩鱼从不带鱼篓,都只带一根带铁尖的绳子。他用铁尖穿过鱼的腮,而后将绳子系在腰间,鱼还可以在水中游动,不会死,不死就新鲜。不过绳子不能留得太长,太长,别的罩鱼人会罩着你的鱼,麻烦的。
几乎每罩都有一条两条。杨运开乐坏了。可是好景未长,村里别的人也来了。真是热闹。杨运开又一罩下去,只感觉罩里动静好大,他用手捞鱼,一共捞了七条。两条大鲤鱼怕有20来斤。就这一罩,35斤怕不止。
“杨运开,快上来,徐家大湾的人来了!”姐姐在天北长渠对岸,声音大得把鲤鱼都吓跑了。杨运开立马提上鱼,爬上坑沿,翻过渠堤,游过两人深的水,到了对岸。到了对岸,徐家大湾的人就只好瞪眼了。
人们都溜得快,只有杨运开的父亲不会水,就蹲在堤上等人来捉。他本是从戴家嘴桥上过去的,他本是去帮儿子提鱼去的。他要逃就得从戴家咀桥返回,但那正好与徐家大湾来的人相遇。他就蹲在堤上。徐家大湾的人也识得他。
杨运开本已叫姐姐和母亲把鱼提回家了,但他不肯离开,父亲还在对岸。他光光的身子,挺起小鸡鸡向着对岸大骂:“我日你妈!日你妈!日你妈的红纠纠。”
他的秽词有限,大底就是这么两句。
对岸的人们不恼,反倒觉得这小孩有趣,一个个哈哈大笑。
杨运开觉得骂未有作用,有几分恼羞而怒。于是他拿出了自己最厉害的一招,摇起他的小鸡鸡,“我日你妈!日你妈!”
对岸的人仍是哈哈大笑,也许觉得这并没有让他们的妈妈受到性伤害。不过他们还是很快放了杨运开的父亲。那老头确实没有捞到一条鱼。
杨运开就去接父亲回家。
到了家,父亲找来一杆秤,那鱼竟有70多斤。母亲留一条杀了吃,一条腌着。剩下的就先喂起来,等明天一早,由父亲挑上徐马湾去卖。
这是杨运开一生抓鱼最多的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