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7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4-07-27 20:59:01

邹平经济重装上阵,期待浴火重生

实体经济不好做,但是邹平在坚持,除了当地企业家发展实业的精神外,还有从现实的角度考虑。经济学家樊纲认为,现阶段传统产业仍然是我们的立足之本。中国的经济要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量的传统产业能不能持续发展。这些产业在目前也需要创新,特别需要通过升级来逐步缩小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是现在我们面临的根本问题。目前,邹平正面临这一情况,传统产业规模大,针对这一问题,邹平县提出要努力实现传统产业的高新化。凤凰涅槃,腾笼换鸟。一方面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不是推倒重来。邹平县发改局副局长王涛介绍,邹平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有条件对传统经济成分存量提升,对传统的产业提升改造。

“高投入高产出的惯性思维被打破了,阵痛在所难免,新的发展模式必将更加深刻地植入邹平。”邹平县经信局副局长张建富表示,“邹平正处于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原来很多企业关注规模大,现在越来越关注大而强了。目前出现的转型阵痛,短期看是痛苦,长期看是好事,惊醒了邹平县的广大企业家,调整了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方向和目标,给优化调整工业结构起到了催化剂作用,来得早比来得晚要好。”

这次危机,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越是损失厉害,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总量大,企业多,当然出事的企业也多;二是企业家喜欢冒险,遇到这个形势,冒险的都损失惨重。尽管美国引起的经济危机,但不能说我们没遇到,就会风景这边独好,该走的路还是要走的,他们跌倒了,是因为走在了前面。只要企业家精神还在,经济就能不断前进。

日期:2014-07-29 23:19:45

银行己经被企业和政府绑架了。

今天谈到一家企业,大家都知道他不赚钱,也都在谈论他什么不赚钱,传了好几年,但是他就是不倒。企业负债20个亿,年年亏损。现在的情况下,他不但要求银行每年续,而且要增一块,不增就没法弥补亏损。银行敢抽贷吗?政府己经和银行打好招呼了,谁也不准抽,谁抽就办谁。大家都知道,任何一家大企业出事,在当地就是一场地震,担保圈的事,追债、要工资的,政府的职能就是保一方平安,这些事在任期内最好不出现。只要银行不抽贷,最好再增一部分额度,企业就愿意配合下去。如果抽贷,政府想办银行是易如反掌的。领导们也不愿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去和一家企业博弈,于是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走着。但是,泡沫终有一天破的时候,庞氏骗局也有玩不下去的一天,最终,所有的损失还是计到银行头上。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几天银行的暴利这么让人眼红,结局究竟如何,唉,只能一声叹息。

说到这家企业为什么不赚钱,一个老板给他这么评价:他虽然企业做的大,没什么可学的,眼光太差,事事走在别人后面。看到别人上这个项目,他也跟着上,跟上的时候就是赔;这个项目不赚钱,再跟在别人后面研究别的项目,结果项目投产后也不赚钱。一个一个项目都不赚钱,后来又去搞小贷公司、房地产。拿另一家企业来对比,则是事事走在前面。30年前,大家都做油毡纸的时候,他去做胶管,大家都来做胶管,他又来做斜交胎,斜交胎很多了,他又去做子午胎,后来子午胎生产的太多了,他主要就不生产了,让别人贴牌。

日期:2014-08-02 18:14:04

最近一家比较成规模的炼油厂传出资金链紧张的问题,不禁一惊:他要是出问题,那影响面就大了,几个亿的贷款,谁都担不起来,如果蔓延的话,整个县的企业都可能受牵连。

炼油这个行业,说是暴利行业也不为过,因为炼油从一开始,就是掌握在两桶油手中,只要不是他们的,一概被称为“地炼”。在垄断的市场中分一杯羹,那利润一定是非常可观。但是受央企的打压,地炼生下来就是原罪,他们不该生下来。从80年代开始,中央就要求关闭地方小炼油厂,但是又应了那个规律,越打压越发展,现在地炼企业己经很成规模了。山东是全国地炼企业最多的地区,是全国成品油市场的风向标之一,销售收入过百亿的有二十几家,但是在炼油行业,这仍属小打小闹,500亿以上才算上规模,2000亿以上的才算上有竞争力。当然了,地方军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做到这个规模己经很不容易了,和中央军还不在一个档次上。传出问题的这个企业,销售收入也有二十多亿。

二十多年来,所有的银行一直在为地炼的原罪问题而苦恼,做吧,有政策限制,不做吧,这是一块诱人的蛋糕。当然,只要开起工来,政府不会让你停的,中央有中央的考虑,地方又有地方的考虑。但是各家银行在选择客户的时候,一般是以2000年国家经贸委下发保留的“二十一家地炼”名单为主,其他的户,一般是选择贸易融资的方式介入。

这二十一家地炼,在中央企业的打压之下,现在己经都发展起来了,生存无忧。这家企业,是在2009年投产的,150万吨常减压装置,当然,大炼油厂也是从“土小”起步的,如果赶上形势好,也许几年时间就成长为大企业。后来企业又建设了20万吨气分、100万吨催化装置。但是他真的是生不逢时,从2009年之后,炼油市场一直不好,开工率不足,产品价格没有起色,关键的是,他上的这几套装置,在投产的时候,己经属于过剩产能,基本是重复建设。到去年,企业基本没有开车,主要做些贸易,检修时间较长。到了今年,由于担保链的问题,再加上企业自身经营的困难,现在己经举步维艰,据说贷款利息由担保企业还着,政府也在考虑让其他企业收购重组的问题。

在讨论这家企业的时候,我们认为:想复制任何一家大企业的路是不可能的,他们走的这条路成功了,那是在特定的市场机遇之下,机遇己经过去了,再去该舟求剑,就完全错了。山东地炼的成长,抓住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和一个市场空档。一个历史机遇就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大涨,以柴油为例,从2000年的2000多元,一路上涨到2008年的8000多元,8年时间翻了两番,山东地炼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之下发展起来的。从2008年以后,柴油价格涨幅很小了,现在是7000多元。一个市场空档就是,山东地炼是靠加工进口燃料油发展起来的,所谓燃料油,就是国外炼了一遍的了,我们再二次加工,含硫量高、出油率低、产品质量较差。为什么去炼燃料油,因为他得不到原油,原油都掌握在两桶油手中,但是在红火的市场形势下,怎么都赚钱。

现在,这两个机遇都没有了,成品油价格基本稳定,国家也放开民企进口原油。

企业要发展,不能复制任何人的道路,只能走自己的道路,而且是别人没走过的道路。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