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8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3-12-05 22:07:25

方逢时选派了一名叫做鲍崇德的百户,前去鞑靼大营谈判,此人是自告奋勇的,他曾在鞑靼做过俘虏,熟悉那边的情况,精通蒙语,人也机灵,自身素质足够。

其实这份差事并不好干,双方从不友好,杀掉使者也是常有发生,要顶住很大的精神压力去争取最大利益。事后证明,鲍崇德是个好外交家。

出关后,迎接鲍崇德的是明晃晃的马刀和凶巴巴的俺答,劈头盖脸的是这样一句话:“你知不知道,我一出兵,你们的将领立刻会身首异处。”

“不错。”鲍崇德似乎不怎么害怕,顿了顿,说道。“只是我们的将领,能比得上你自己的孙子?朝廷待把汉那吉真是宽厚,战事一动,他就没了。”

之所以一开口就说把汉那吉,是因为鲍崇德清楚,这是最大的筹码,尽管俺答嘴上不说,但有人非常关心他的死活。倒不是俺答多么关心这个孙子,而是他的大老婆一克哈屯整天催促的。

原来这个把汉那吉是个孤儿,从小儿便由祖母一克哈屯抚养长大,小伙子聪明机灵,老太太特别疼爱。自从他出走的那一天,鞑靼军营里就出现了一样一幕——一个妇女拿着木棍追打一个老头,一边追一边喊:“要死你自己去死,我只要我孙儿。”

别看俺答凶悍,他却是一个十分怕老婆的人,抢了新媳妇,不知多久没睡一个好觉了。这一切情报,自然都在鲍崇德的掌握之中。

这时俺答瞪大了眼睛,这么说把汉那吉还没死。他立即结束了简短的会面,安置好使者,掉头派人去查探打听。

方逢时这边也放出了消息,确认了,把汉那吉果然活着,而且享受的待遇还不错。

于是,接下来的谈判鲍崇德占了上风,他要俺答交还赵全这一伙汉奸,把汉那吉随时可以回去。

俺答大喜过望,连忙表示,战乱都是赵全等人挑唆的,希望明朝封自己为王,守卫北方,再不交战。

连说带劝,终于,协议达成了。为了表示对鲍崇德的诚意,临走时,俺答还送给了他一匹好马。

十二月十九日,俺答将赵全、李自馨等十几个汉人,绑缚着送到云石堡,再到大同,再押往北京。

隆庆在午门前受俘,祭天、告太庙,之后当众处死这些汉奸,并传首九边,以示惩戒。背叛自己祖国的人,最终被所有人抛弃。

两天后,明朝遣送把汉那吉返回家乡。把汉那吉已经被授予正三品指挥使官衔,其他随从各有封赏。在官兵的护送下,一改昨日的狼狈相,吹吹打打出了关。媳妇可以再找,日子还得照过。

此刻,俺答激动不已,揽住把汉那吉,连声承诺,再不侵犯大同。

紧接着,王崇古将“封贡互市”的相关事宜,准备完毕,呈上了奏疏。高拱和张居正把封贡互市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封贡互市,简单说来,分为封、贡和互市。封是指明朝封俺答为王,其子弟为官,并给予赏赐。贡是俺答及其部下每年要进贡。互市是指双方在边境上开集市做买卖。

封贡是其次的,互市才最要紧。

当这一提议到了朝廷时,再一次激起了激烈反对,舆论一片哗然,怎么能和蒙古人友好互市!尤其以兵部反对最强硬,说什么都不同意。

日期:2013-12-05 23:39:10

至于为什么兵部这么强硬,这也是有过教训的,就说最近的庚戌之变和开马市失败,都是由互市引发的,而兵部负责国防,又首当其冲,因此,每次失败都会连累一大批兵部官员。

在那以后,大臣们形成了一个共识,对蒙古人,只能开战,不能妥协,更别提互市。做官无过即是有功,谁也不愿被指为误国。

说到这些大臣,归根结底,还有一个问题——心态,他们瞧不上蒙古人。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以自居,把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称为蛮、戎、夷、狄、倭等等,反正是野蛮的代名词。

比如我们去看杨继盛弹劾仇鸾开马市时的奏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以堂堂中国,与之互市,冠履倒置。”

偏见是很大的问题,有句话说的很在理,外交是一个务实的过程,说难听点,就是你得掂量着自己的斤两说话,不是说我国不喜欢哪国,就不跟他打交道,也不是说那个岛是我国的,一堆愤青骂骂就拿回来了。现在的问题是,干不掉野蛮人,有时还让人家堵在门口打。

当然了,明蒙到这儿也是一笔糊涂账。怎么说呢,明朝和蒙古人双方都没有错,这是上千年来的问题,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矛盾。你看我不是好人,我看你也是恶霸,打吧。

多数大臣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高拱可是每年都计算着呢,蒙古人擅长抢劫,战争成本低,而我们要投入巨额的军费来防御。好容易到这时候边关将领人才济济,双方实力差不多对等了,贸易就能在可控制下进行,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

这样争论到最后,大臣中有人说同意也行,但要求主张封贡的人,担保百年之内,边境不至生事。

开玩笑,这样的保票谁敢乱打。

反对声实在太大,高拱还生病了,他压不住,张居正也没辙。好吧,那就廷议吧,咱们投票表决,投出什么结果就怎么办。

在场的每位都有发言权,经过一番激烈辩论,廷议结果出来了。定国公徐文壁、吏部右侍郎张四维等二十二人认为封贡、互市可许;户部尚书张守直等十七个人认为都不可许;工部尚书朱衡等五人认为封贡可许,互市不可许。

要说后面这五个人也比较搞笑,难道给俺答几个破官印,每年给些压岁钱,就能让他不来抢你?要知道,那可是一个部落上百万人的供给。

结果出来了,封贡是多数通过了,互市还在待定,22:22,最终决定权交给皇帝。

出现这么巧的结果,估计高拱一定是事先计算好的。因为后面的步骤特简单,交给隆庆,隆庆没主意,交给内阁商量。

内阁方面,高拱和张居正是策动者,李春芳赞同,新入阁的殷士儋不反对,大功告成。

于是,明廷一面诏许封贡互市,一面调整边防政策,决议达成了。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