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9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3-12-17 14:10:46

读过了这一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万历是明代最懒惰、最贪财的皇帝,富有四海还贪一粟,一手毁了张居正改革,甚至一手毁了大明王朝。有人说是权力之争,有人说是逆反心理,也有人说是出现了生物学上的现象,隔代遗传,像了他爷爷嘉靖。

我也给一个原因,内因一定是权力之争,相权和皇权在交替,而出现令人难以接受的反差,诱因是教育失当。

是,张居正是有很多缺点,他要求你节俭,他却不节俭,他有时对小万历过于严苛,甚至越位。但他的改革是基本没错的,你把张居正清算了,权力接过来了,可他的改革措施不该废除啊,他的工作态度你该学习呀。

前车之鉴是有的,秦惠王都知道,商鞅可以干掉,但他的改革措施没有错,要用下去。

说到底,还是教育问题,所有人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教育却失败了。

一说张居正,就说他是两代帝师,就好比一提某人,就说他是哪个哪个大学的客座教。看这名头挺厉害,我告诉你,这都是吓唬人,只说明他会搞关系或是他自己取得了什么成果,不一定会教人,而张居正就不是个好老师。

隆庆的好老师是高拱,这没的说;而万历被教育失败。原因有两个,一则张居正没以身作则,二则张居正只是教学,不是教育。

李太后把市侩精神教给了儿子,而冯保在很多方面做得也不好。

跟现在的孩子差不多,小万历是什么都学,天天学,什么知识都具备,一个初中孩子比大学教授知道的都多,周围都是掌声和赞誉。这就是现在的教育模式,只能给它两个字评价:狗屁。

多好的孩子都让体制教育给毁了,从小儿什么都会,就是没学会怎么做人,怎么去懂道理,怎么去做事。

尤其是小万历这种情况更为特殊,你看哪个好皇帝是文化水平特别高的?朱元璋还是个半文盲。我始终认为,孩子不需要会的太多,只要不接触肮脏的东西,引导着他读书,让他多经历弱势,多去自己做决定,自己承担后果,不能百依百顺就可以了。

小万历娇生惯养,张居正不让他参与任何朝廷大事的决策,不带他亲身去接触社会,只是传输了一些理论知识,小万历毫无责任感,以致于教育失败。

用奥巴马总统的话总结,哪怕我们拥有最敬业的杨老师、最尽力的家长和全世界最好的学校,假如你们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话,那么这一切努力都会白费。

万历皇帝自始至终不知道他的责任是振兴这个老国家。

好吧,这些糟糕的问题现在还没有显现出来,先这样吧。张居正已经拉好了关系,用后来内阁大学士于慎行的话说:“自是,宫府一体,其心若兰矣。”

诸葛亮也曾说过这话,“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什么意思这是?

看以后张居正的决策是怎样施行的,他先上疏给自己提建议,然后票拟同意,再由盟友冯保教给小万历在哪里盖章,最终下发给自己执行。

简单说,就是里里外外都要听我的,决策者有且只有一个,张居正。

日期:2013-12-17 18:25:30

正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伟大的十年张居正改革就此开始。

首先要说一下,改革没有失败,因为要做的事都做成了。

我们老说改革、改革,虽然不明白,但是感觉它很厉害的样子。一提明朝,一定要说到张居正改革,到底伟大在哪里?

我们不去列那些天花乱坠的数据,也不必说各路学者给出的各种评价,那些空话没用,说明不了改革的伟大。你知道,人最难战胜的,不是外界环境,也不是路上的荆棘,而只是自己。

此时张居正的职位是,内阁首辅领吏部尚书,从一品少师,首席顾命大臣。天之下,万万人之上。

当官能混到这个位置,从古至今,不过几人而已。现在张居正的任务是团结好同僚,教育好皇帝,干好日常工作,多出席一下各种活动,然后封妻荫子,等着自然退休,收获一箩筐的头衔和赞誉。史书也会给他记上浓重的一笔,这本书写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

可惜也可幸,他是张居正。

千千万万的读书人就如同《红楼梦》里的贾雨村一样,当初怀揣着梦想读书考试工作,却被现实一遍一遍地教育,渐渐向现实妥协,变得平庸、贪酷,变得世俗、老道,学会了利用体制、权力去谋利,而当初坚持的什么,不知道了。

这一类人被生活所驱使,注定籍籍无名。还有一类人坚持追逐理想,不惜生命,不惧未卜的前途。理想不在于多伟大,而在于你是不是把它留在心中。不见得张居正有多么高尚,但他始终留着两样东西——良知、理想。

为了这个虚无意义中的国家和那些毫不相干的百姓,张居正在取得巨大成功后,把矛头对准了曾带给他巨大利益的阶层——文官集团。

虽千万人,吾往矣。

国家就好比人的一生,盛极则衰,国运盛的时候拦不住,衰的时候也拦不住。

拿明朝来说,刚建国时是少年时代,虽然穷,但生机勃勃。开国后大杀功臣、靖难之役都没能伤得了元气,因为天下人民都齐心合力地想着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再有仁宣之治,使他达到了鼎盛。之后土木之变伤了些元气,走过了中年。

现在正一年年老去,弘治中兴、正德胡闹、嘉靖议礼,有好也有坏,已是经不起折腾了。因为官吏们不再是开国时那样廉洁奉公,百姓受到了许多莫名的压榨,矛盾尖锐。

如今到了这一步,一般的修补显然已经不够了,纲纪废弛、贪污腐败,是该下点猛药了。

要改革。

可是改革不是简单的请客吃饭,哪道菜不好吃,换掉就可以,每一个想动改革的人都会得到集团官员的热情拥护,并亲切地说一声——滚!

中国历史上称得上改革的没几个,有人总结了十个,下场都很惨。商鞅变法,商鞅被车裂;王安石变法,王安石被罢官,郁郁而终;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外逃,戊戌六君子掉了脑袋。

几乎没人敢动改革的念头,挡在张居正面前的,是千百年来最厉害的东西——祖制。

你张居正是大,大过了皇帝,但能大过死皇帝吗?

所谓强调祖制,并不是大家都爱戴老祖宗,他的话就一定听。而是所有人围绕着祖制,已经达成了一种利益平衡,而且所有人都在道德的掩护下,攫取着利益。

国家衰落不要紧,只要利益平衡就行,张居正这么一改动,就将打破利益平衡,不知要砸掉多少人的饭碗,那就得有多少人跟你玩命。

对付祖制,王安石有宋神宗的全力支持,高喊“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然后创立出均输法、青苗法、保甲法等许多新法。最后失败。

祖制是毛病多,跟不上时代发展,可大家都忽略了一点,它能用,所有人都在用,它存在就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不能轻易推倒它。离开了继承,就不会有革新。

而王安石更是高估了他手下的那帮官僚,他们最擅长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创立出来的东西多,刚开始还行,之后官僚慢慢地钻研它,找出可以贪污的空子,新法越多,空子越多。于是乎,上上下下就打着改革的旗号,无恶不作。

后人在修《宋史》时,把王安石称为大规模聚敛民财第一人,差点把这位改革家写入奸臣传。

张居正上台后,人们都在等着看他颁布什么新政策。

没有,什么新花样儿都没有,咱们谁也不推翻,谁也不打倒。还是咱们这些人,还做该做的那些事。但是,得做好喽!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