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5-29 22:08:46
2/29子曰:“刚、毅、木、讷(nè),近仁。” (13/27)
孔子说:“刚强、坚毅、朴实、谨言,这些表现就接近仁了。”
刚、毅、木、讷,是人的品格。孔子认为,这样品格的人比较容易做到仁德,但这些品格本身并不等于仁德。
讷,语言迟钝。把仁德和口才好对立起来,把讷列入仁德的范畴,这就是是孔子的用意。如果把本章和下一章结合起来,可能更好理解。
日期:2012-05-30 09:56:15
2/30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3)(17/17)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种人,很少能做到仁的。”
这种人不把功夫下在自己内心品德的修养上,而是下在语言的功夫上,言行表现总是在做给别人看的,总是在表面上修饰自己,所以他很少能做到仁德的。
“巧言令色”,出自《尚书?皋陶谟》,是描写共工的。令在此当美、善讲,意为装出美善的脸色讨好别人。
2/31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14/1)
原宪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这四种坏毛病都没有,可以算达到仁了吗?”孔子说:“可以说是难得的,至于是否达到仁,我就不知道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