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2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皦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无所住而生其心②”,佛氏曾有是言,未为非也。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病疟之喻,既已见其精切,则此节所问可以释然。病疟之人,疟虽未发,而病根自在,则亦安可以其疟之未发,而遂忘其服药调理之功乎?若必待疟发而服药调理,则既晚矣。致知之功,无闲于有事无事,而岂论于病之已发未发邪?大抵原静所疑,前后虽若不一,然皆起于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为祟。此根一去,则前后所疑,自将冰消雾释,有不待于问辨者矣。

①“圣人”句:语出《河南程氏文集》卷二《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

②“无所住”句:语出《金刚经》第十品。

【译文】

来信写道:“《大学》中认为,心有好乐、忿懥、忧患、恐惧,就是不能平正,而程颢先生也说过:‘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所谓的有情,《传习录》中用疟疾作比喻,非常精切。若依照程颢先生所说,那么,圣人的情是产生于物而非产生于心了。为何如是说呢?有事来感,则相应的情感就随之产生,然后其中的是非对错可以去格了。但是,在事情还没有到来之时,说有情吧,它还并未显露出来;说无情吧,可情就象病根一样存在着,若有若无,又该从何处来致我的良知呢?为学要致力求得“无情”,这样,拖累虽然少了,但又是脱离了儒学而入于佛学了。这也行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