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好像是很奇怪,本来是说“学”的一篇,咋又整出来治国之道来了呢?实际也不奇怪,我们的老夫子办的是什么大学呢?当然不是农大、科大。而是一个正宗的政治学院。孔老夫子的“学”,都是要用的。其实世界上一切的学问也都是如此,不能用,还学什么呢?就像外国那个考试成癖的兄弟,拿了一百多个学位。可是没有一个用过,这样的人对世界有什么意义呢?儒家讲究的就是“学以致用”。那么儒家的“用”在哪里呢?当然是改造社会了,当然是治理国家了。所以这里提到治国也是很正当的事情。那孔子的治国之道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我们所受的教育说的那样,是赤裸裸的阶级压迫呢?是不是全部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呢?下面我就来看看,孔子是如何说的。
“道千乘之国”,“道”在这里读为导(導),对,就是导演的导。意思就是治理、管理的意思。这个“导”字,本来也就是有“道”的含义的。简化字的“导”,也真的不知道是何道理了,呵呵。不导向于“道”,还要导向哪里呢?难怪某些冒号同志也是不认识路的。“乘”在这里读为“剩”。就是一种四匹马拉的战车。春秋以前打仗靠兵车,所以也就用兵车的数量代表一个国家的大小和强弱。而且还有一些礼仪上的说法,所谓万乘之君为天子,千乘之国为诸侯。但是实际上万乘之君的周天子,也没有那么多了。当然,天子出兵诸侯都要来帮忙了,至少西周的时候还是诸侯还是听周王的,包括诸侯所有的兵车,也许勉强够得上是“万乘”了。不过也是要打引号的,因为中国古人战争的兵力通常是要打折扣的。有个十万二十万的都说的带甲百万。呵呵。反正现有的记录表明。在平王东迁以后的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真正有千乘以上的大国一样是很少见的。五霸之后,战争增加。尤其是“晋”,名义上虽说仍然为三军,但实际上已经发展为六军,各国的军队也都膨胀起来了。到孔子那时候,“千乘之国”己经只能算一个中等大小的国家了。到战国时代,也就是三家分晋之后,军力就更加膨胀了。但是从赵武灵王胡服开始,一作为兵车的“乘”。也就基本退出了战争的历史了,后来再有的一些就像是玩笑了。这里的“道千乘之国”,也就是治理一个中等大小的国家,在孔子的时代,孔子的老家鲁国,大概就是一个标准的“千乘之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