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2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真不知那些人的脑袋是如何长的,还原历史也不能这样,有些东西是不能随便胡说的。这个就象是世界古代史中常见的处丨女丨有孕一样。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乱说。不论中外,或者一些少数民族的神话,你可以不相信,但是不能编造。虽说编起来很简单。算了,不扯那些了吧。知识如果没有良知,也什么都不是……。

舜禹的功业在这一章我先不多说了。这一章没有提到尧,似乎也有深意。舜禹和尧的区别何在呢? 也许是解开本章含义的一把钥匙。

本章别的文字都没有争议,所有的问题都是在最后的那个“不与”上。“与”字到底何意呢?历来的解读也是有几个方向,而且都是有一定的道理。孰是孰非很难定论,我不妨说说,大家自己分辨。

有人说这里的“与”应读为“预”,意思是“参与、干预”的意思。

最直接的理解也就是那个道家最提倡的四个字“无为而治”。这个可能吗? 儒家不是主张进取的吗?不是主张积极而有为的吗? 不是主张入世的吗?又怎么会和“无为而冶”扯上关系呢?

不仅仅是儒家,既便是更积极到无耻的法家也同样主张“无为而冶”的。何况老子的“无为”本身也有些问题,他的“无为”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无不为”而使用的方法,庄子的“无为”也许更彻底些。而孔子的“有为”的目标却是“无为”,这的确很玄妙。“垂衣裳而天下治”就是无为。为上者无为,也就是老百姓最大的幸福。这个历来儒家都是不反对的。有为的是“士”而不是“君”。“君君臣臣”的“君君”的含义中也就有这一方面的意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有这个意思。该做什么的,就要去做什么。这个也就是“正名”的目的。而作为“君主”的要求中也有一部分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说不做事,而是不做不该做的事。就像明武宗正德皇帝那样,给自已封个“大将军”。亲自带兵打扙,就是儿戏。皇帝最大的任务是在于择人择才而用,而不在于自己有多能干。所以后文孔子要说“才难”。“才”不难,而知才而用才是真难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