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22 08:59:46
第七十四节 躬耕
上一节我们聊到,刘备在荆州六年几乎无所事事,直到诸葛亮的出现。那么,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在中国,诸葛亮的大名可谓家喻户晓。如果有人说自己不知道诸葛亮,那可以断定他是个外国人,而且是个刚来不久的外国人。
诸葛亮,字孔明。“孔”的意思是非常,孔明也就是非常明亮。诸葛亮幼年时便失去父母,幸好还有一位堂叔诸葛玄愿意抚养他,诸葛亮跟随诸葛玄入荆州依附刘表。后来诸葛玄死了,诸葛亮只好找个地方隐居起来,以种地为生,用《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话说就是“躬耕陇亩”,也就是做了农民。
很多人觉得农民这个身份配不上像诸葛亮这样伟大的人,因此强行把诸葛亮的“躬耕陇亩”解读为兴趣爱好。其实再伟大的人都得吃饭,想吃饭就得干活儿,自食其力并不丢人。
那诸葛亮在哪里种地呢?
两种说法。
一说在隆中,一说在卧龙岗。隆中在今天湖北省襄阳市,卧龙岗在今天河南省南阳市,这两个地方为了争夺诸葛亮的居住权没少口水战。
关于诸葛亮的隐居之所,历来就有襄阳、南阳之争。
清代咸丰年间,一个叫顾嘉衡的襄阳人被派去做南阳知府,南阳人就让顾嘉衡表态,诸葛亮到底是在南阳隐居的,还是在襄阳隐居的。
顾嘉衡两边都不想得罪,便灵机一动写了一副对联: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算是把这事儿糊弄过去了。
但是作为史学爱好者的我们,显然不能对顾嘉衡的回答感到满意。
历史的答案,还得到历史中寻找。
诸葛亮的《出师表》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里说得非常清楚,诸葛亮的隐居之地在南阳郡。然而现在的隆中和卧龙岗都属于当时的南阳郡。隆中在南阳郡南部,离南郡的襄阳县很近;卧龙岗在南阳郡北部,在诸葛亮出山的十几年前就已经是曹操的地盘了。所以诸葛亮的隐居之所只可能是隆中,也就是今天的襄阳市。另外,诸葛亮的姐姐嫁给了襄阳人,诸葛亮自己也娶了襄阳人,这也可以证明诸葛亮就是在襄阳附近隐居的。
其实,《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引《汉晋春秋》已经记载的很清楚了,“(诸葛)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历史既然已经记载的如此清楚了,为什么还会出现争论?主要原因是隆中原本属于南阳,后来划归到襄阳了,这么大个历史名人被划走了,你是南阳人你也生气,欲哭无泪的南阳只好自顾自搞出个卧龙岗。
长大成人的诸葛亮身高八尺,仪表堂堂。一般认为三国时期一尺是23厘米,也有认为是24厘米的,也就是说诸葛亮的身高是一米八四或者一米九二,总之又高又帅。
诸葛亮常以管仲、乐毅自比。管仲是齐国名相,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乐毅是燕国名将,带领五国联军连下齐国七十余城,齐国几至灭亡。管仲会治国但是不会打仗,乐毅会打仗但是不会治国,诸葛亮认为自己兼二者而有之,这正是诸葛亮的人生理想—出将入相。
当时,大多数人并不认可诸葛亮。这也很正常,如果现在有人跟你说他有诸葛亮一样的本事,你不会觉得他有本事,只会觉得他有病。
可能是因为自己不被别人理解,诸葛亮养成了两个比较独特的兴趣爱好。
一是“好为梁甫吟(一说梁父吟)”,“梁甫吟”是什么,史学界莫衷一是。有的说是一种悲凉的葬歌,有的说是东汉文学家张衡所作的《四愁诗》,还有的说是乐府诗。总之,“梁甫吟”到底是什么已经搞不太清楚了,希望未来考古界能有新发现。
二是“抱膝长啸”,这个比较清楚。“啸”是吹口哨,也就是说,诸葛亮喜欢一个人坐在山林里,抱着膝盖吹口哨,这爱好倒是很惬意。
当时,有一个叫黄承彦的名士,十分欣赏诸葛亮,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位黄氏小女就是民间传说中的黄月英,一个智慧但并不美貌的女子。黄承彦对诸葛亮说,我有一个女儿,长得不怎么样,但是才华可以与你匹配,不知道你是否愿意。诸葛亮爽快地答应了。就此成就了一段佳话。
对于后世而言,这是佳话;而在当时,这是笑话。村民吐槽诸葛亮说,娶媳妇千万别学诸葛亮,竟然娶了黄承彦家的丑姑娘(莫学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
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诸葛亮难道不应该迎娶白富美吗?他为什么会娶一个丑丫头?
有三种可能。
第一,诸葛亮以为黄承彦只是谦虚一下,直到老婆娶回家,诸葛亮才知道黄承彦竟如此诚实。
第二,正所谓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当时诸葛亮也就一个贫下中农,能娶上老婆就不错了,还想挑肥拣瘦?
第三,诸葛亮确实重才重德,这样一种择偶标准想必大家也能理解,更表示钦佩,但效仿的人应该不会很多。
有人认为诸葛亮其实是看重了黄家的背景。当时,荆州最有势力的家族是蔡家,黄承彦正是蔡家的女婿。而蔡家的另一个女婿,就是荆州牧刘表,黄承彦和刘表是连襟。而这两个人共同的大舅子是刘表手下大将蔡瑁。刘表是黄月英(姑且这么叫吧)的姨夫,蔡瑁是黄月英的舅舅,诸葛亮和黄月英结合后,便和荆州最有权势的家族产生了关系。持这种观点的人,实在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和刘表是旧交,诸葛亮完全可以凭着这层关系去刘表那里混个公务员,但诸葛亮并没有这么做。当刘表成为诸葛亮姨夫的时候,诸葛亮也没去讨个一官半职,而是依旧躬耕垄亩,自食其力,过着简朴的生活。
诸葛亮隐居隆中十年,韬光养晦,安贫乐道,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那么,刘备是如何请诸葛亮出山的呢?
下节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