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罗大纲话还没说完,就被杨秀清打断了。杨秀清何其精明,不容罗大纲乱说,转而问吴捷:“吴捷,你怎么看?”
吴捷是杨秀清的属下,又是罗大纲的女婿,自然是两边都不得罪为好。可是,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还是赞成洪秀全的意见的。
西进常德、北上中原,这是目前太平军可选择的最佳路线,也最有希望问鼎天下。罗大纲后面所说的,据大城以安置老弱,虽然稍有不同,却也是主张定都北方,以全军直捣燕京的。
然而,战略虽好,风险却最大,也根本实行不下去。首先,军权在杨秀清手里,杨秀清主张定都金陵,又能借天父树立权威。洪秀全虽是天子,也不能乾坤独断。杨秀清可以借助“天父下凡”,轻易推翻洪秀全的旨意。
在定都这个关系天国大局的问题上,杨秀清是绝对不会让步的。
吴捷计议已定,小心说道:“愚以为,临资口、土星港有上万只民船,天军正可乘船北上。此乃天意,违之不祥。”
吴捷知道,洪秀全、杨秀清表面在争论是否乘船,是否清理江面,实则在争论到底在哪定都。而罗大纲当着天王、东王的面,擅自谈论用兵方略,遥指定都问题,已经惹得东王不快。自己人微言轻,还是不要胡言乱语。
毕竟,洪秀全、杨秀清作为太平天国的老大、老二,哪一个都是他得罪不起的。
洪秀全在长沙时开始正式使用天子仪制,太平军蒸蒸日上,也令他颇有些志得意满。他见罗大纲支持自己北上,吴捷又不置可否,心里更加得意。联想起杨秀清种种跋扈之态,洪秀全断然说道:
“清胞,我意已决。为大局计,天军还是走常德、北上中原为好。陈承镕,传我的旨意,通知各军准备拔营,改走陆路,西进常德。”
太平天国制度,军师总揽军政大权,处理天国大小事务。但在程序上,军师做出决断后,需要承天王批准,加盖天王玉玺,以天王谕旨的形式颁行。如此,军师的决断方能在天国军政各级贯彻落实。
假如天王和军师严格执行这个程序,则两人的权力会形成制衡,天王不可妄为,军师亦会收敛,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制度。
但东王身为军师,屡次以军情紧急为由,先斩后奏,甚至斩而不奏,颇令天王不悦。
这一次,天王也有样学样,直接插手军政事务,绕过军师,直接向全军发号施令。
杨秀清权力欲极强,又在历次战斗中积累了威望,野心膨胀,岂能容忍洪秀全挖他的墙脚?
陈承镕正要拟旨。一旦洪秀全的旨意下达全军,杨秀清就不好阻止了。
情况紧急,只见杨秀清摇头晃脑,也不顾地上肮脏,轰然倒地。
不用说,这又是他的拿手好戏:天父下凡!
不知哪个东殿属吏喊了声“天父老人家下凡了”,唬得众人纷纷下跪。
过了一小会儿,待众人都下跪完毕,杨秀清才慢慢站了起来,大喝一声:“吾乃上帝!传赖媳来!”
所谓赖媳,就是姓赖的儿媳妇,说的正是洪秀全的正妻赖莲英。
洪秀全早年科举失利,得了一场大病,数月卧病不起。卧病期间,洪秀全自称“被诏升天”,见到了“天父”上帝。上帝勉励他改造人间,杀妖救民。洪秀全受此启发,创立拜上帝会,从此开始反清。
洪秀全自称在天上有个正官皇后,封号“正月宫”。他认为自己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妻子就如月亮星星一样围着自己转。
天上已有一个“月正宫”皇后了。洪秀全的正妻赖氏便不能封后,只能封为“又正月宫”。
只是,洪杨二人明明争论的是进兵方略问题、定都问题,杨秀清召赖氏过来干嘛?
早有一个东殿承宣官,飞也似的过去宣召赖氏了。众人伏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
吴捷明知杨秀清借天父下凡是出闹剧,可他偷偷环视周围,发现众人神情肃穆。他心里很好奇,不知这许多人中,哪个是真心相信,哪个是假装相信?
有人说过,把谎言重复一千遍,谎言会变成真的。当大家都把谎言当作真相时,谎言就会变成真理。
太平军通过饭前祈祷、讲道理、做礼拜等各种繁琐、严格的宗教仪式强化官兵宗教信仰。经过长时间的灌输,不少太平军对拜上帝会教义深信不疑。
尤其是那些拜上帝会老兄弟,他们信教虔诚。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洪秀全就是天父次子,而杨秀清确实能够代天父发声。
如今,“天父”老人家,其实就是杨秀清,严厉地瞪着洪秀全,说道:
“秀全小子,尔大哥长时间不下凡了,尔是不是忘记他的教诲了?”
洪秀全的大哥就是天兄耶稣,萧朝贵能代天兄下凡。不久前,萧朝贵在长沙战死,“天兄”也就不能下凡了。
洪秀全饱尝“天父”、“天兄”下凡之苦,如今不管是谁再敢代“天兄”下凡,他也不会承认了。
这事,要怪也只能怪洪秀全自己。当年,南王冯云山被捕入狱,洪秀全害怕受到牵连,远走避祸。拜上帝会人心涣散,眼看就要散伙。关键时候,杨秀清借天父下凡、萧朝贵借天兄下凡,不仅稳住了阵脚,还壮大了队伍。
洪秀全归来后,不得不承认既成现实,追认两人确实能够代天父天兄下凡,从此在自己头上戴了副紧箍咒。
萧朝贵死后,洪秀全在伤心之余,难免也有一丝庆幸:“天兄”终于管不到自己了。现在,“天父”重新提起“天兄”,洪秀全不敢怠慢,赶紧说道:
“小子知错,小子时刻记得天兄的教诲。”
“天兄”多次下凡,洪秀全也不知道“天父”指的是哪件事。
却听“天父”以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语调,继续说道:“尔大哥多次教导你,要爱护妃嫔,保持家庭和睦。尔还曾记得?”
原来是宫闱私事。“天父”的话说到了洪秀全的痛处,他不得不惶恐地说:“小子知错,小子一定改正。”
却听“天父”接着说:
“秀全小子,蒙朕开恩,许尔有许多娘娘,亦有许多天金。尔是人间天王,总要明白是非,不能仅听娘娘之言,不听天金之言,亦不能只听天金之言,不听娘娘之言。”
洪秀全的女儿称“天金”。“天父”这般教导,是要洪秀全不能偏听偏信,只宠某个娘娘或女儿。而他的妃嫔和女儿们互相争风吃醋,已经弄得洪秀全不知所措了。
吴捷在心里想笑,却不敢笑。这洪秀全虽然不许别人夫妻团聚,自己却有许多老婆。金田起义前,洪秀全就有十五位妃嫔,永安称王时,得三十六位妃嫔。
一路过道州、郴州、益阳,洪秀全又纳了许多妃嫔。许多太平军大将深知洪秀全这一嗜好,屡屡搜罗美女,贡给洪秀全,以得洪秀全褒奖。
对此,洪秀全统统来者不拒。
可惜,洪秀全妃嫔太多,自己又管不好,弄出了许多家庭矛盾。娘娘之间争风吃醋倒是小事,洪秀全性格暴戾,屡屡虐待妃嫔。
这些妃嫔忍无可忍,时不时就向“天父”、“天兄”告状。而洪秀全所作所为,确实也“有碍观瞻”、“有伤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