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乡村的大小渠道教育与意识形态框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乡绅之于乡村的统治,非常关键的因素是由于存在一种与之配套的意识形态框架,与相应的道德氛围。我们知道,以“五常”“八德”为标志的儒家伦理,实际上已经成为自秦汉以来的官方意识形态,对于相当依赖血缘纽带,并以差序格局存在的农村家庭与社会,从“亲亲”原则出发的孝悌节义之类的道德讲求,具有强大的亲和力,为农民所乐于接受。但是,统治者“独尊儒术”的目的,是以孝求忠,即对皇朝的效忠才是“五常”“八德”的道德目标。通过对儒家经典的学习,不断地制造儒生面目的士大夫以承载官方的意识形态;反过来又通过士大夫控制乡里道德的话语权,发挥导向和解释作用,至少保障了乡里道德的基本内涵与官方意识形态的一致。近代两位最了解农村和农民的政治家,一个是毛泽东还有一个是彭湃。毛泽东说过:“封建教育,就是忠孝主义。现在的乡村,这种教育是很盛行的。”而有着“农民运动大王”称号的彭湃也说:“对于旧教育(如满清时的八股先生)教其安分守己,顺从地主,尊崇皇帝为农民所最欢迎,如新教育反抗命运风水……都为农民所讨厌。”。应该说这是一种贴切的论说。

学校教育是乡村文化传播的大渠道,是传播代表正统意识形态的大传统的主要场地。自从春秋战国官学下移民间以来,乡间逐渐形成了官学、私学并存的局面。到了离我们最近的清代,官学虽然定期举行考试,有学舍和带官衔的教师(训导与教授),但由于官学已经被捆绑在了科举制度的体系上,所以,童生进学之后,有了生员的名分就基本上不在学校读书了;到了晚清,甚至连每年的例行考试也变成了官样文章,如果生员不打算进一步考举人进士的话,他们几乎可以不再用功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